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甘肅?。杭哟蟮責崮艿瓤稍偕茉吹慕ㄖ?/h1>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甘肅省政府辦公廳 發表時間:2021-12-08 09:03:11瀏覽次數:2613
12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布《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展望2035年,全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美麗甘肅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文件在持續做好建筑節能工作方面指出,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因地制宜引導自然條件適宜地區加大太陽能、中深層地巖熱、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應用。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力爭達到80%。
空氣能作為時下流行的新型清潔能源,以其環保、節能、安全等特性受到多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廣。央視曾報道,與傳統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相比,空氣能熱泵熱效率最高,消耗1度電能從空氣中吸收3度電才能產生的熱能,節能效果最好。以甘肅蘭州五星坪小學為例,該校通過對市面上眾多品牌及其清潔取暖設備進行考察比對,最終選擇采用同益空氣能地暖空調機組為全校師生提供溫暖保障。當地年均氣溫10℃左右,秋季短促,降溫快;冬季漫長且較寒冷。該空氣能熱泵設備不僅能夠滿足該校長時間的取暖需求,而且運行成本低,為校方大幅減少能源的消耗,節省資金。安全環保方面,該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不存在火災、爆炸、中毒等安全隱患,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安全健康,受到家長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甘肅省PM2.5年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21.2%,14個市州PM2.5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為93.7%,較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諝饽?a href="http://www.optool.cn/t/熱泵.html" >熱泵等清潔用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進了生態環境好轉,有力推動了綠色低碳發展進程加快。
提高新建建筑節能低碳水平。在建筑用能領域推廣高效電氣化應用技術與設備,宜電則電,充分發揮電力在建筑終端消費優勢。鼓勵采用熱泵等電采暖方式解決新增采暖需求,引導生活熱水、炊事用能向電氣化發展,不斷提升建筑電氣化率。
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因地制宜采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實現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多元化發展。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甘肅省政府辦公廳 發表時間:2021-12-08 09:03:11瀏覽次數:2613
12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布《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展望2035年,全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美麗甘肅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文件在持續做好建筑節能工作方面指出,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因地制宜引導自然條件適宜地區加大太陽能、中深層地巖熱、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應用。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力爭達到80%。
空氣能作為時下流行的新型清潔能源,以其環保、節能、安全等特性受到多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廣。央視曾報道,與傳統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相比,空氣能熱泵熱效率最高,消耗1度電能從空氣中吸收3度電才能產生的熱能,節能效果最好。以甘肅蘭州五星坪小學為例,該校通過對市面上眾多品牌及其清潔取暖設備進行考察比對,最終選擇采用同益空氣能地暖空調機組為全校師生提供溫暖保障。當地年均氣溫10℃左右,秋季短促,降溫快;冬季漫長且較寒冷。該空氣能熱泵設備不僅能夠滿足該校長時間的取暖需求,而且運行成本低,為校方大幅減少能源的消耗,節省資金。安全環保方面,該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不存在火災、爆炸、中毒等安全隱患,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安全健康,受到家長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甘肅省PM2.5年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21.2%,14個市州PM2.5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為93.7%,較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諝饽?a href="http://www.optool.cn/t/熱泵.html" >熱泵等清潔用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進了生態環境好轉,有力推動了綠色低碳發展進程加快。
提高新建建筑節能低碳水平。在建筑用能領域推廣高效電氣化應用技術與設備,宜電則電,充分發揮電力在建筑終端消費優勢。鼓勵采用熱泵等電采暖方式解決新增采暖需求,引導生活熱水、炊事用能向電氣化發展,不斷提升建筑電氣化率。
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因地制宜采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實現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