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為什么建筑供暖供冷離不開地熱能?淺層地熱能(地源熱泵)高效運維為建筑節能-地大熱能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地大熱能 發表時間:2022-03-29 15:30:41瀏覽次數:2183
地大熱能網訊:為什么建筑供暖供冷離不開地熱能?淺層熱能(地源熱泵)高效運維為建筑節能-地大熱能相對于太陽能和風能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地熱能是穩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是賦存于地球內部巖土體、流體和巖漿中,能夠為人類合理開發和利用的熱能。地熱發電的利用系數高達70%以上,明顯高于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力和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地熱能開發利用,從很早以前自發的溫泉洗浴、醫療康養到現在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開發和多用途建設,在地熱發電、建筑供熱供冷、農業種植、水產養殖、旅游療養等方面都已得到了廣泛利用,逐漸步入綜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地大熱能專注于地熱能+綜合開發和溫度分級的梯級高效利用,有利于充分發揮地熱能的技術特性,符合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低碳排放、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
依據地熱溫度分級,高于200 ℃的地熱資源可以用來發電和進行梯級綜合利用。100~200 ℃的地熱資源可以用于雙循環發電、吸收式制冷、直接供暖、工業干燥及熱加工等。50~100 ℃的地熱資源可用于直接供暖和供生活熱水,或進行工業干燥。20~50 ℃的地熱資源主要用于供應生活熱水,溫泉洗浴、醫療康養,農業種植、水產養殖,以及為建筑物供冷供熱。
地熱資源按分布位置和賦存狀態分類
地熱能因具有穩定、儲量大、分布廣泛等特點,在建筑供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建筑領域又是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不斷推進的城市化進程產生的建筑體量增加和持續提升的建筑使用功能必將進一步增加能源消耗,這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近年來的統計顯示,住宅、辦公樓、商店、學校、醫院等建筑物能耗在總能量消耗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考慮建筑物的節能方式時,在保證室內環境使用舒適的前提下,對照明、供暖和制冷這三項能耗指標進行有目的的消減。但在當前建筑物普遍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和低能耗節能設計標準的情形下,無論是從供冷還是供熱的需求來看,其所要求的能源品位都不高。
淺層地熱能即可用與建筑物供暖供冷,也可以用于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冷熱源(如干燥、精餾等)。淺層地源熱泵技術作為全球范圍內技術最成熟的地熱能供熱技術,在我國同樣得到廣泛應用。
對于建筑供暖供冷,淺層地熱能可通過地源熱泵技術來實現廣泛的建筑應用,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具有就地取材、全地域分布式的特點,科學合理利用能夠很好地滿足建筑供冷供熱需求。溫度相對恒定(<25℃),經過熱泵提升至建筑供暖需要的溫度(一般50-60℃)。夏季建筑物多余的熱量轉移到地下巖土體中,在為建筑物供冷的同時儲存冬季供熱的熱量;冬季為建筑物供熱時,同時降低了巖土體的溫度,以備夏季更好地吸收建筑物轉移的熱量。地源熱泵的這種技術特性很好地契合了很多地區既有供冷也有供熱的需求,為淺層地熱能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前景。
實際上淺層地熱能的利用能夠滿足建筑物大部分的供冷供熱需求,特殊情況下(散熱器、大空間建筑等)可以采用高溫型熱泵機組來滿足其需求,可以替代鍋爐供熱。從能源利用的角度來說,太陽能、風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類型,太陽能發電、風電等替代的是電廠的燃煤,而地熱能供熱替代的是建筑供熱鍋爐的燃煤和取暖直燃的散煤,因此對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治理的意義更加重大。
利用淺層地熱能的地源熱泵系統為建筑物供暖,制冷,可以緩解能源緊張,減少地區電能消耗的壓力,同時降低污染,保護環境。推動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將有助于盡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是未來能源轉型的新方向,是建筑能源低碳高效利用的優化選擇,是完成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標、建設清潔低碳社會、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優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