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一位60+岁乳腺癌术后的阿姨,给予康复治疗。
患者主诉
每年按时体检,注意饮食,注重养生。去年11月感觉左乳内侧偶有刺疼,12月去医院检查:左乳内侧有肿块,右乳伴有大小不一的钙化点,诊断:左乳癌,右乳腺病。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左侧上半身胀痛、麻木,左半身觉得僵硬不能灵活移动,目前一个半月,伤口仍插有引流管,影响上肢活动。
▐治疗次数和方式
第一次我以为就是左侧上肢肿胀不能移动,所以直接给予淋巴引流术30分钟来消除水肿;
阿姨又抱怨她术后睡眠品质很不好,因此又给予比CST更高级的手法-整颅术治疗,用于蝶枕关节损伤引起睡眠质量不好!
第二次我给予CST+整颅术+淋巴回流术,一系列的整合手法。大家就问为啥又加了CST?只是为了增加时间?
错!
做整颅术+淋巴回流术,是为了改善睡眠和消除术后肿胀。
做CST,即是治疗全身的技术,又是检查全身的技术,因为这切除手术范围很大,用CST除了治疗又可检查出异常张力或筋膜的地方,一举两得!
这次还是着重介绍CST治疗过程,大家要是对整颅术、淋巴引流术感兴趣,我们后面文章再去介绍这两种手法。
CST治疗过程
一样的步骤——十大手法五大横隔
发现的异常——
舌骨:手指提拉非常吃力,附近筋膜紧
观察到患者平躺位,头部向右侧偏移,右侧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紧而无力。
骨盆:手心处骶骨感觉非常重,骶骨向头方向移位多,向尾方向移位少。
颅底:可感觉到T3、L2、骶骨三个部位牵拉异常
再次检测T3、L2、骶骨三处部位:
T3检测——棘突左侧移位,第二、第三肋骨—刀疤上方组织沾黏
治疗——T3关节松动处理,以及左侧多裂肌松解;第二、第三肋骨處組織筋膜沾黏处理。
L2检测——棘突稍内移,腰疼史,此处多裂肌依然是紧张的
骶骨向头方向移位,髂骨后旋——观察到一个半小时治疗(CST+整颅术+淋巴回流术)中,患者足部任然处于中立紧张位(正常下肢足部外旋45度)。
▐治疗结果
消肿镇痛,左侧上肢不适感有减轻;睡眠质量改善。
在此附上左上肢治疗前后围度、左右上肢围度对比表
图见下方
右上肢:
(5.2cm) (23cm)
(26cm)(30cm)
左上肢治疗前:
(5.7cm) (26cm)
(28cm) (33cm)
治疗后:
(5.7cm) (25cm)
(27cm)(30.1cm)
▐存在问题
患者现在主要问题仍然是伤口疼痛、左上肢的胀痛,全關節活動不能,消水肿是可以有很多方式,像戴弹力手套、淋巴循环机、贴扎等,但我依旧选择最耗时间体力的方式,主要就是为了更了解病人的治疗反应,瘢痕组织的触感和影响以及全身对术后的代偿反应等,这些都不是依靠设备或机器能解决的,作为治疗师,我们应该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手感,给患者更全面的治疗!
2018
康复治疗师考试,你开始复习了吗?
01
康复职考报名季,购课不止8折
备考不迷茫,教授级师资
实战高分,等你来学!!
02
多平台投放,自主开课更优惠:
1.拼团全程班8折;
2.单买点[惠] 领券直减
【拼团】【领券】【分期】自助开课巨惠!
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学习吧!!!!
关注康复医学网微信号:
cnkfyx